打开微信扫一扫

厉害了我的“嘉”——嘉兴上榜中国最具潜力新兴城市名单

来源:嘉论房产  2022-10-12 15:24:28            

今日一份英国《经济学人》“2022中国新兴城市”白皮书在对中国108个城市进行评估后,公布了中国最具潜力的新兴城市,而嘉兴这座城市赫然出现在榜单中,力压众多省会城市,排名第12位。这次评估共融合了经济、人口、贸易、财政、物流、教育等61个指标,体现了评估的综合性和权威性。

报告中提到嘉兴等东部城市主要受益于“户口政策的持续放松”,从数据方面看,人口增长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嘉兴一直保持着包容开放的原则。2021年,全国共有10个普通地级城市常住人口增量超5万人,其中嘉兴、苏州、佛山位于前三,嘉兴则是2021年唯一一个人口增量超10万人的普通地级城市。

另外白皮书中一项“所在城市群核心城市的经济辐射”指标,嘉兴可以说是占尽了优势,就在国庆前夕全国发布的第一个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上海都市圈,嘉兴就在规范范围之内,而这个上海都市圈将周边9城协同发展将给这些城市带来成倍的经济增长。

嘉兴的地理位置也算得上长三角的中心位置了,与周边的上海、苏州、以及省内的宁波、杭州等城市均在“1小时经济圈”内,且交通十分便利。无论是高速、铁路等近年来都有不断的消息传来,市域铁路、城际铁路获批建设,也加速了城市间的联系。

今年亚太经济交流论坛、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公布的2021—2022年度中国大陆地区城市百强峰会上公布的城市排名,从城市基础建设、科研教育、综合经济、民生福利等指数综合评定,嘉兴跻身中国二线城市,这充分验证了嘉兴这座城市的综合实力,作为嘉兴人感到无比自豪。

嘉兴在后疫情时代来依然韧性十足,不仅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基础建设的同时,更在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不错的成绩。2022年上半年GDP总量达3085.73亿元,增量143亿元,成为省内新晋3千亿级别。近年来增长速度迅猛,有望赶超温州、绍兴。

截至2021年末,嘉兴市常住人口为551.60万人。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全市户籍人口3718489人,比去年增加44690人,全市户籍人口出生率6.25‰,死亡率6.97‰,自然增长率-0.73‰。迁入人口64931人,迁出人口17540人,机械增长率12.82‰。十年来,嘉兴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人口质量稳步提升,人口流动集聚的趋势更加明显,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而在另外一份今年1-8月个税收入25强城市名单,嘉兴首次入围,全年个税有望达100亿元,增幅达25%。个税收入反映了城市的发展水平。而作为首次入围的充分说明了嘉兴已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而个税的增长也充分证明了嘉兴人的收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嘉兴这座城市从建党百年以来,不断奋进发展,作为嘉兴人都有目共睹。远的不提,最近热议的高架及射线工程,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从规划发布到施工建设,可以说是神速啊。据悉射线工程施工现场共投入钻机、挖机等60余台设备,现场施工人员达630余名,目前射线工程已进行桩基钻孔、混凝土灌注、钢筋笼生产、承台浇筑等工作。这项工程将嘉兴更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有效的活跃了各县市之间的经济。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打造长三角人才集聚“强磁场”,根据“硕博倍增计划”、大学生“550”引才实施意见等,嘉兴对人才引进在申报流程、各类人才补贴奖励、人才生活补贴、攻读硕博奖励、购房补贴、企业育才等各个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激励,让人才留在嘉兴,为嘉兴发展发挥人才价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21年,嘉兴市新引进大学生首次突破12万人、硕博人才超6000人。

这十年来,嘉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实现大跃升,跨越“4个千亿”台阶,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倍;财政收入实现大跃升,跨越“1000亿元”大关,全市财政总收入增长1.38倍,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2倍;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大跃升,分别跨越“3个万元”门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3.57万元增长到去年的6.9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86万元增长到去年的4.36万元,连续18年保持浙江省第一。

从“摩尔时代”到“秀湖时代"再到”运河湾新城“

10年里,秀洲区大力腾出城市发展空间,以“两路两园两中心”品质提升项目建设实现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城市活力明显增强。从“摩尔时代”到“秀湖时代”再到“运河湾新城”,城市的变迁见证了秀洲品质提升的深刻轨迹。秀洲区城市品质提升的步伐,正是因为紧紧围绕“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红船精神引领十年奋进

以时间为维度,站在南湖区发展坐标上回望,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近百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站稳千亿元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49比1。

南湖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53.88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729.91亿元,财政总收入从2012年的45.99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95.85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5年站稳千亿元台阶,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全省第七,入围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创建名单,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区。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如何撬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赢得未来发展新优势?在谋划未来发展蓝图的过程中,南湖区锚定科技创新为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支点。

南湖区持续实施“强村富民”计划。截至2021年底,全区42个村实现村级经常性收入超150万元、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占行政村比例的89.36%。实现共同富裕,统筹是关键,嘉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水平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南湖区更是其中典型。2021年,全区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3792元和42830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49比1,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最小的县(市、区)之一!

近年来,南湖区不断提升城市品质,4个“城中村”清零,1641户居民告别“拎马桶”“筒子楼”,257个老旧小区、133条背街小巷得到系统提升,城乡面貌焕发新颜,惠及16万居民。

担当先锋 积极创新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92到2022,30年间它努力成长,不断突围,从不足10平方公里的一片地,“长”成了110平方公里的一座城,成为嘉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支“特种部队”。30年奋进,嘉兴经开区已经累计引进韩日、欧美、港澳台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8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规模超亿美元的重大项目30个;落户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8个;2021年,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中,利用外资单项业绩排名第八,上半年市外内资同比增长达到了31.8%。

两年多来,嘉兴高铁新城让一位位前来踏勘的专家为之倾倒,正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吴霜所感叹的:“板块生态本体条件很好,站城一体方案设计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一位参与嘉兴高铁新城早期规划的专家分析,人口超过百万时,城市将从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化,根据高铁站区位对周边地区开发影响的实证研究,嘉兴南站的距离指数十分恰当,理论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今年上半年,全区GDP可比增长2.0%,列全市第四;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并列全市第一;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同比增长20.2%,列全市第一。

嘉兴经开区再次明确发展理念和路径——重点做好“稳增长”“添动能”“优服务”“强平台”四篇文章,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抢抓政策窗口期,密切关注国外疫情变化,危中寻机、逆势而进;作为产城融合的城市型开发区,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区的资源禀赋,向创新要动力,向转型要活力,持之以恒做大做强科创产业、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加强科创平台支撑,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聚焦企业共性难题,做优做细服务,助力解难题、稳信心、促消费,持续提升营商环境。

嘉兴这座城市宜居、宜商,“勤善和美、勇猛精进”充分展现了嘉兴人民脚踏实地、勇于担当、一往无前、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精神,正是凭着这份激情,嘉兴才越来越好。经济的腾飞和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嘉兴人的辛勤付出,这份殊荣属于每一个积极向上的嘉兴人。


本文相关数据、图片、内容来源:嘉兴日报、读嘉新闻、住建局及政府官方网站


 

资讯搜索栏

  •      

嘉论房产网免费看房团报名

  •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 看房人数:  意向楼盘:

老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