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了,买科技城房子的人读书八九不离十了!
今日公众号为“嘉兴科技城江南社区”的公众号发布了一则信息,全文如下:
其主要内容为社区名称和管辖范围调整的公告,原嘉兴市南湖区东栅街道江南社区居民委员会更名为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亚欧社区居民委员会,而管辖范围由原来的东至曹家桥港,南至由拳路,西至三环东路,北至广益路扩容为东至亚中路、南至新07省道、西至三环东路、北至广益路。
辖区内小区有御上江南小区、润泽名邸小区、新东方花园小区、吴越学府(在建)、格兰上郡、中洲花溪地(在建)
这则不太起眼的公告,实际上却透露出另一重重要信息,即学区划分。广益路以南的科技城范围内,目前仅有一所实验小学科技城学校,由于此前社区的管辖范围仅涵盖御上江南小区、润泽名邸小区、新东方花园小区,也即造成几个域内新建住宅项目学区归属的困惑。这一困惑也导致购房者在购房时的疑虑,很大一部分购房者都是冲着学区来的。
作为购房行为中一个非常重要因素的学区,却由于现行的模式导致新建住宅(在建)是没有学区一说的。但明显购房者是不吃这套的。等到住宅交付、当年学区划好,名校学区房房价也就不是这个价了。所以天然的,但凡买期房冲着学区房去的,这种购房行为都是有潜在风险的。
但基本上,只要学校的学区范围中包含了某社区,而某社区的覆盖范围有某小区,那么该小区就读该学区基本就八九不离十了。从这个原则上来说,这则公告的发布意味着在不远的未来,等到科技城几个新建住宅项目交付后,在当年的学区划分中很大可能会被划入。也即花溪地、吴越学府、格兰上郡均有较大概率能就读此学校。当然最终还是要等当年的学区划分来确定,一切请以官方通告为准,购买期房是一种有风险的行为。
再来说说实验小学科技城校区,在嘉兴现有的学校队伍里,实验小学无疑是被划为第一梯队的存在。科技城从当年的边缘地带一跃成热门板块,该学校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该校区的规模,不得不说有点小。从官方信息来看,该学校占地40多亩,规划30个班级,每个年级班级数量约在5班左右。按照40人班制,一个年级的招生规模大概在200人左右。
而科技城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小区,总户数将近9500户。按照嘉兴市区中小学招生规模中中心城区的千人指标,该小学的容纳力是远远不够的(由于有很大部分是奔着学区买房,所以指标会超的更厉害)。
但这些其实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学校就学紧张,其实嘉兴已经相当有经验了。何况新建三盘到交付到大规模入住还有很长的时间。
其实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教育资源极不平衡以及学区、学区房相互绑架的现状。现在的一个趋势是,新建一所学校,必然有名校光环加持,没个响亮点的名头都不好意思告诉人我新建了一个学校。教育资源优质化是好事,但这种优质一个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另一个,优质本身可能是掺杂水分的。嘉兴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外来名校进驻,一个是各区教育部门努力的结果,另一个可能也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讲但大家心知肚明的东西,学区和房价是一个正相关的东西。
房价的快速上涨,如果不是自然而发,那必然在势头过后需要有支撑他的东西,量化到一些具体的东西,比如基建、比如公共配套等,而学校也是关注度极高的一个部分。通过设立一所名校抛出学区概念,就能拉动一个板块的购房需求,这也算蔚为奇观了。但是负面就开始了,你一旦设立一所优质小学,房价整体溢价飙升,利益群体相互关联,如果这里缺一所中学,那必也需要上马一所能与之匹配的中学,不然家长不同意,业主不同意,官员不同意,连学校本身可能也不同意。大家都被绑架在一辆战车上隆隆向前,而都认为这是很理所当然的。一旦没能实现,落差是很大的,而一旦实现,到来的可能又是房价的溢价。这其实是一种资源垄断的另类形式。
相关阅读
- 2018/01/31
- 2018/01/30
- 2018/01/26
- 2018/01/24
- 2018/01/23
- 2018/01/22
- 2018/01/22
- 2018/01/18
资讯搜索栏
嘉论房产网免费看房团报名
老王二维码

精彩活动
